瞭望塔:守护与见证的传奇
一、瞭望塔的现代应用
茂县防火瞭望塔
茂县新建的 2 座防火瞭望塔分别位于叠溪镇松坪沟村和赤不苏镇曲谷村。这两座瞭望塔采取人工瞭望和智能监测相结合的方式,为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
新建的瞭望塔新增了风能、太阳能发电设备,有效弥补了断电不能监控的短板,实现了 24 小时不间断监控。这种先进的监控方式极大地提升了森林草原火灾综合防控能力。
茂县森林草原防灭火基础设施建设专项整治项目防火瞭望塔的投入使用,标志着茂县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由原来单一的 “人防” 转变为现在的 “巡山护林员(人防)+预警监测系统(技防)” 相结合的精准防护模式。
为了充分发挥瞭望塔的作用,每个瞭望塔配备了 4 名值班人员轮流值守,建立了相应的管理制度和岗位职责。这为实现森林火灾 “打早、打小、打了” 奠定了基础,使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更加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
吴山瞭望塔
杭州吴山瞭望塔已有百余年历史,始建于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当时的仁和县知县向商绅募款,在吴山东岳庙前建起了望火楼,建成后挂铜钟一口,作为当时火警的信号钟。
这座瞭望塔历经多次改造,从最初的木质结构到 1953 年改建成钢筋水泥结构,再到如今随着吴山消防救援站的投入使用,重新焕发生机。
在历史上,杭州也是一个多火灾的城市。为了防火救灾,宋朝时就建有望火楼,按规定建在高处,并有士兵日夜值班。南宋淳祐年间,作为都城的杭州城内外共有十余座望火楼,潜火兵 5000 余人。
从瞭望台建成后,一直到解放初期,瞭望台上一直是使用 “敲警钟” 的方式来报火警。据记载,瞭望手根据烟的形状和色彩予以判别,发现火警,紧急鸣钟二三十下,各地救火会作好出龙准备。以前的火警区域有明确规定:敲钟一声,为今河坊街以南至凤山门;二声为河坊街以北至盐桥大街 (庆春路);三声为盐桥大街至武林门;四声为钱塘门外;五声为武林门外及湖墅、拱埠;六声为凤山门、候潮门外;七声为艮山门外及笕桥;八声为望江门、清泰门、太平门外。
1951 年,瞭望塔安装了第一台电话机,敲钟报警退出历史舞台。这之后,瞭望塔又配上了高倍数的望远镜、对讲机等。如今,吴山消防救援站担负了整个吴山景区的初级火灾预警扑救和应急救援等任务。
百年后的吴山瞭望塔,在塔尖上安装了多个视频监控设备,相当于应用天眼系统去巡检。一旦出现火警,马上进行定位和放大拍摄,通过热成像设备,第一时间确认具体起火的位置,并将信息提供给一线消防人员以及后方指挥平台,能够有效提升辖区火灾预警能力。
东海海域瞭望塔
中国近日启动一座海拔超 100 米、重达 4500 吨的海洋观测建筑,它将成为中国最高的海洋观测设施。这座海洋观测建筑位于东海海域,预计将于本月中旬完工。
该观测平台名为 “同济海洋一号”,由中国海洋石油工程有限公司承建,将配备至少 195 套观测设备,用于收集环境和海洋数据。它将实时、高分辨率地对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进行三维观测,持续监测环境数据,为气候变化研究提供关键的海洋学大数据,并充当海洋灾害预警系统。
该观测塔的建设不仅是为了科学研究,还将有助于维护中国的海洋权益,促进海洋经济发展。中海油工程公司项目经理表示,该平台将配备中国海洋结构中最多的监测传感器,并作为一个智能设备运行,采用数字化风险控制和维护程序。
这一观测平台是中国海洋领域首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 “海底科学观测网” 的重要组成部分。该项目于 2017 年 3 月获得国家发改委批准,由同济大学和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共同牵头实施,旨在在中国东海和南海建立海底科学观测网络。
二、瞭望塔的历史意义
杭州吴山瞭望塔
杭州吴山瞭望塔始建于清光绪三十三年,其历史意义重大。它见证了杭州城火灾防控的变迁,从最初的木质结构塔楼,仅靠瞭望手根据烟的形状和色彩判别火情并敲警钟报警,到如今配备先进的视频监控设备和 “吴山天眼系统”。
在宋朝时期,杭州就建有望火楼,按规定建在高处,并有士兵日夜值班。南宋淳祐年间,杭州城内外共有十余座望火楼,潜火兵 5000 余人,这体现了当时人们对火灾防控的重视。吴山瞭望塔借助吴山的地理位置优势而建,建成后挂铜钟一口,作为火警的信号钟。从那时起,它就成为了杭州城火灾预警的重要设施。
1951 年,瞭望塔安装了第一台电话机,敲钟报警退出历史舞台。此后,瞭望塔又配上了高倍数的望远镜、对讲机等设备,不断与时俱进。在 2016 年杭州 G20 峰会期间,吴山瞭望塔也曾短暂启用,配合峰会的安保。如今,全新的吴山消防救援站进驻瞭望塔之后,这座百岁瞭望塔又有了新的使命。吴山消防救援站担负了整个吴山景区的初级火灾预警扑救和应急救援等任务,又赋予了 “城隍山上看火烧” 新的意义。
宝山 “瞭望塔”
宝山的 “瞭望塔” 位于宝山区庙行镇,原为棉花仓库的防火防盗设施。它见证了蕰藻浜两岸的变迁,体现出厚重的历史沉淀感。
此处原先为远东第一大棉花仓库,为保证安全,在河畔附近修造了这座 “瞭望塔”。如今,它虽已完成历史使命,但却以历史风貌遗存的新身姿,成为了 “网红打卡点”。
庙行镇曾是 “一二八” 淞沪抗战的主战场,在这块承载红色记忆的热土上,“瞭望塔” 多年来见证了宝山母亲河 —— 蕰藻浜两岸的巨大变迁。它毗邻智力公园一号门,与 1 号湾科创会客厅交相辉映,也同蕰藻浜 “科创之河” 建设相得益彰,俨然成了见证这片区域经济发展、科技腾飞的 “形象大使”。
三、著名的瞭望塔有哪些
全球知名瞭望塔
全球有许多著名的瞭望塔,每一座都有其独特的特色和设计亮点。
• 美国凤凰城瞭望塔:高 420 英尺、占地 7 万平方,将添加一个用来安置凤凰城天线的架构,让人们充分享受城市的壮观景色。这座瞭望塔是凤凰城的象征,天际线上的高潮,为游客和市民提供饱览周围山脉和日落美景的地方。其造型是一个大球落在一个混凝土立柱上,大球外壳是玻璃幕墙,内部的螺旋式坡道连接电梯和顶部,人们可以沿着螺旋坡道游览,观赏城市 360 度美景。
• 德国巴伐利亚瞭望塔:海拔较高,人行通道设计优雅。结构总长度是 1300 米,高 25 米,拥有一个圆屋顶以及一个螺旋梯,是巴伐利亚国家公园中最受欢迎的景点之一。
• 韩国城南大元公园瞭望塔:由韩国建筑师 Changki 为韩国城南市所设计。
• 风力涡轮机瞭望塔:旨在消除有毒燃煤发电,贯彻未来发电的新概念,使社会更加清洁。拥有五个能使风力活动起来的积弓形片模型,在不同方向旋转发电,晚上还能照亮建筑。同时允许游客在周围散步,欣赏美丽风景。
• 奥地利穆尔河河面瞭望塔:建立在奥地利和斯洛文尼亚的边境上,带有双螺旋的铝复合楼梯。
• 中国广州塔:螺旋状的摩天大楼直至 600 米高,楼顶的户外公共瞭望台约 488 米高,其完美的沙漏形状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通过屋顶的轨道设置,可以让游客们在 20 至 40 分钟内便游览完屋顶。
• 英格兰伦敦安赛乐米塔尔轨道瞭望塔:该螺旋塔现已在伦敦完工,算是有关奥林匹克的艺术品,为游客们提供关于奥林匹克的相关信息。所搭用钢材有 60% 是回收的,高度也将近达到 114.5 米。
• 挪威索尔福德瞭望塔:2008 年,当地城镇决定为此建立一个全木头瞭望塔,帮助人们更好地探索自然魅力,体验大自然。
• 亚马逊竹林瞭望塔:英国的建筑师马克思・巴菲尔德设计了一个关于亚马逊丛林竹林的研究中心,并专门建立了一个带有螺旋梯的竹林瞭望塔。该中心将允许两名研究员和游客来调查雨林树冠层。
• 芬兰 Näsinneula 瞭望塔:该塔建立于 1970 年,共 168 米高,是芬兰最高的自力式结构和北欧国家中最高的瞭望塔。
意大利滨海瞭望塔
意大利拥有许多美丽的滨海瞭望塔,它们不仅具有历史价值,还为海岸增添了独特的风景。
• 斯科拉塔:位于利古里亚韦内雷港,五边形建筑可以追溯到十六世纪晚期,有时也被成为 “施洗者约翰塔”。1800 年英国人和拿破仑的舰队交锋的加农炮火使之成为现在的模样。曾经驻扎十名士兵,配备十门加农炮,由热那亚共和国建造用于海岸防御。
• 阿斯图拉塔:位于拉齐奥大区内图诺,由弗兰吉帕内家族于十二世纪末建造。位于海中,由一条窄长的连拱栈桥连接,像一个带有墙垛的小型砖砌城堡。据说 1228 年西西里国王斯瓦比亚的康拉丁曾被囚禁于此。
• 保罗塔:位于拉齐奥海岸奇尔切奥角的萨包迪亚海滩最南端,1563 年由教皇庇护四世建造。是一座顽强的要塞,在历史上多次抵御外敌入侵,幸运的是在战斗中并没有遭受严重损毁,现正在等着翻修。
• 斯奎拉切塔:在普利亚大区纳尔多和凯撒港之间的爱奥尼亚海岸,是萨伦托地区八十来座瞭望塔之一。方形平面的建筑由彭希诺・塔兰蒂诺设计,1567 到 1570 年间建造,是在 1480 年土耳其人对奥特朗托的入侵后兴建。
• 皮佐塔:在普利亚大区美丽的爱奥尼亚海加里波利湾,十六世纪由查理五世建造。大自然环绕着这座白塔,使这片海岸成为普利亚最美的地区之一。
• 帕里塔:南萨伦托,圆形平面的塔曾经在陆地上,现在位于离岸约二十米的海里。也是面临奥斯曼帝国威胁而建于十六到十八世纪间的瞭望塔家族之一。
• 瓦多塔:离帕里塔不到十公里,离圣玛丽亚迪莱乌卡不远。通常配备一名骑马的信使,随时准备出发将敌情通告内陆的人们。
• 梅里萨塔:在卡拉布里亚克罗托内省的爱奥尼亚海边,坐落在同名市镇。建筑内现在有一家博物馆,以及一家地方美食餐厅,还可以欣赏科罗纳角和奇洛玛里纳的美景,靠近塔兰托湾,大约六十公里。
• 曼德雷塔:在西西里巴勒莫市区的阿尔塔维拉・米利齐亚,也被成为 “诺曼塔”,实际上可以追溯到十六世纪下半叶阿拉贡王国统治时期。用来防御北非海盗,俯瞰着小而壮观的祖母绿色的海湾。
• 普莱泽莫罗塔:在撒丁岛卡利亚里圣伊利亚,建于十六世纪。也被称作 “卡拉伯纳特塔” 或 “传染病院塔”,被认为是一座 “次要的” 塔,因为从来没有配备过武力,只用于领土控制,可以提供达二十公里的清晰视野。
四、瞭望塔的设计特点
防火瞭望塔设计
防火瞭望塔在森林防火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以防火瞭望塔为例,其具有占地面积小的特点,能够在有限的空间内发挥最大的作用,节约土地资源。运输和安装也十分便捷,塔身自重轻,方便运输到山区等交通不便的地方进行安装,大大缩短了建设工期。同时,其结构安全可靠,设计符合国家钢结构设计规范和塔桅设计规程。
在山区建塔有着诸多好处。首先,在山区建成两处防火瞭望塔,就可以瞭望到全山,站得高望得远,杜绝瞭望盲区,节省大量人力。有了固定瞭望塔,护林员可在室内瞭望,一方面免受风吹日晒、受冻之苦,另一方面能集中精力关注森林火情。建设好防火瞭望塔,能更好地体现 “预防为主、积极消灭” 的森林防火工作方针,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保护好山区的森林资源。
不同地区瞭望塔设计特点
意大利萨丁尼亚王国的瞭望塔受地理环境影响,在设计和功能上有独特之处。萨丁尼亚王国位于地中海地区,拥有丰富多样的地理特点和独特的环境条件。其拥有丰富的海岸线,沿海边缘形态错综复杂,中央是山脉系统,还有广阔的海域和多样的生态系统。
瞭望塔往往建造在高地上,如山顶、山脊或海岬等地理位置,这样可以俯瞰周围地区,提供更广阔的视野和观察范围。在萨丁尼亚王国,瞭望塔可能建在山脉环抱的中央高原上,或者沿海的高地上,以便更好地观察海上活动和航行状况。
瞭望塔也通常位于交通要道附近,如道路交汇处、河流或海洋航道等,用于观察和监视来往的行人、车辆、船只等。在萨丁尼亚王国,由于其地理位置的重要性,瞭望塔在交通要道上的位置更加凸显,成为重要的导航工具和安全监控点。
在军事战略中,瞭望塔通常建造在具有战略意义的地点,如边境、要塞或海岸线等,以提供更好的防御和监视能力,保护国家边界和重要设施。萨丁尼亚王国作为一个岛屿国家,其瞭望塔在边境和海岸线等地方的战略意义重大。
此外,瞭望塔还可能被建造在潜在风险区域,如地震带、火山区或海洋灾害易发区,用于监测和预警潜在的自然灾害,并及时采取措施保护人们的生命和财产。萨丁尼亚王国地处地中海地区,经常受到地震和其他自然灾害的影响,因此瞭望塔在这些区域的作用更加重要。
所处地区的天气条件对瞭望塔的观察和监视功能也产生重要影响。萨丁尼亚王国属于地中海型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暖湿润,可能经常有浓雾等恶劣天气条件。在设计和建造瞭望塔时,需要考虑其稳定性和耐久性,以确保其在各种天气条件下的可靠性。
某些瞭望塔可能位于具有特殊文化和历史背景的地方。在萨丁尼亚王国,瞭望塔不仅具有观察和监视的功能,还强调和传承当地的历史和文化传统,成为了文化遗产和旅游景点,吸引着游客和研究人员的参观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