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景县铁塔:从萌芽到腾飞的发展脉络
景县铁塔的历史渊源
古老传说添神秘色彩
在河北景县,关于景州塔的由来有着充满奇幻色彩的民间传说。相传很久很久以前,在河北景县、阜城一带住着两位女神仙,她们是姑嫂关系,都神通广大、法力无边,能呼风唤雨,移山填海,多年来相安无事,共同保佑着这一带的老百姓,使得人们安居乐业。两地百姓为感恩两位神仙的保佑,先后在景州、阜城两地建庙,分别供奉她们,景州的开福寺大庙里供奉着小姑,而阜城的大庙中供奉着嫂子。
然而,因阜城地势高、土地肥沃,风调雨顺,人们生活富裕,景县地势低洼土地贫瘠,又地处黑龙港流域,十年九涝,老百姓生活相对贫穷,这就导致两庙之中供奉的香火出现了差距,景州庙的香火较阜城庙的香火少了许多。久而久之,小姑便心生嫉妒,于是提出要和嫂子比道法,约定用一夜时间在景州和阜城两地各建造一座 13 级的塔,从零时夜深人静时开始,至凌晨鸡叫头遍止,谁造不出来,谁就把庙中香火让出来给对方。嫂子一开始顾及小姑面子并不愿意,但小姑执意要比,嫂子无奈之下只好同意,不过前提是绝不能伤害俩人感情。
比赛开始后,嫂子在阜城建造,小姑在景州建造。两位神仙各显神通,忙碌地准备砖瓦木料开始造塔。由于小姑的法力稍逊一筹,嫂子只到三更天便将一座雄伟漂亮的 13 级宝塔建造好了,而小姑造得慢,一直忙碌到快五更天才将塔建了一半。眼看公鸡就要打鸣,天马上就要亮了,小姑十分着急,急中生智使用道法将嫂子修好的这座塔的上半截搬到了自己造的半截塔上。天亮之后,比赛结束,不管胜负如何,嫂子宽宏大量,宰相肚里能撑船,慷慨地将一部分香火让给了小姑,从此姑嫂和好如初。就这样,景州留下了一个完整的砖木结构的 13 级塔,也就是如今历经千年风雨依然屹立在景县城中的景州塔,而阜城的半截塔如今已不知是否还存在了。
这些传说故事在景县百姓间代代相传,为景州塔增添了神秘的色彩,也足以看出它在百姓心中有着独特的地位,承载着这片地域深厚的文化,同时也为景县铁塔产业的发展埋下了溯源的种子,让后人在发展铁塔产业时,有着深厚的文化根基可以追溯。
文化底蕴作深厚根基
景县所处的地理位置十分特殊,它位于山东省、河北省德州、衡水和沧州三市交界处,处在齐鲁文化和燕赵文化的结合部,自古便深受两种文化的熏陶与滋养,文化在这里碰撞、融合,形成了独特且浓厚的地域文化氛围。
自秦置县,古称 “条” 县,这里历史上名人辈出,西汉儒学大师董仲舒就是景县人,他提出的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对中华 2000 多年的思想发展影响深远,开创了思想一统的先河。此外,景县还是西汉治军名将周亚夫的封地,这些历史名人所承载的文化与精神,犹如璀璨星辰,照亮了景县这片土地,也让景县的人文底蕴愈发深厚。
齐鲁文化中的崇儒、重商、革新、包容等特质,与燕赵文化里的慷慨悲歌、好气任侠等精神在这里相互交融,孕育出了景县人既重文化传承又具创新开拓精神的性格特点。在这样的文化土壤滋养下,为各行各业的发展都提供了充足的养分,铁塔产业自然也不例外。深厚的人文底蕴使得景县人对技艺有着执着的追求,对于铁塔的建造,不仅注重其实用功能,更融入了文化内涵与艺术审美,并且秉持着不断革新、精益求精的态度去发展铁塔产业,为其孕育了蓬勃发展的土壤,让景县铁塔产业一步步从默默无闻到声名远扬,成为当地的标志性产业之一。
景县铁塔的发展起步
萌芽于通信事业发展契机
景县铁塔钢构产业萌芽于 20 世纪 80 年代,当时,中国通信事业迎来了蓬勃发展的契机,对各类铁塔的需求开始逐渐增加。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景县凭借着自身的区位优势以及当地人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开启了铁塔产业的发展之路。起初,只是简单地制作铝梯子等相对基础的物件,但景县人秉持着勤劳踏实、不断进取的精神,逐步积累经验、技术和资金,慢慢将业务拓展到了以生产各种铁塔、轻重钢结构为主导产品的领域,产品种类日益丰富,涵盖了通讯塔、电视塔、导航塔、工艺装饰塔、瞭望塔、避雷塔、测风塔、电力塔等系列产品,广泛应用于通讯、广播电视、交通、电力、林业、水利、军事等诸多领域。随着时间的推移,景县铁塔产业伴随着中国通信事业不断壮大,一步步成长为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
产业初成的规模与布局
早期,景县的铁塔产业在地域分布上呈现出相对集中的特点,主要集中于广川、龙华两镇。广川镇位于景县西南部,全镇辖 42 个行政村,这里素有 “铁塔之乡” 的美誉,是全国四大通讯器材生产基地之一,铁塔钢构更是全镇的主导产业,特色优势十分明显。而龙华镇同样有着众多铁塔相关企业分布。
从企业数量来看,当时景县拥有铁塔生产企业 402 家,镀锌、配件、安装等相关配套企业 265 家,规模以上企业达 38 家,并且有 127 家取得了生产许可证,全部通过了 iso9000 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iso14000 国际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这些企业汇聚了大量的从业人员,共计 7149 人左右,其中科技人员占比约 10%。
在销售范围方面,景县铁塔产业的产品畅销全国除台湾外的各个省、市、自治区,并且已经走出国门,远销到印度尼西亚、缅甸、巴基斯坦、科威特、俄罗斯、德国、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马里、坦桑尼亚、赞比亚等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年生产总产量达 60 万吨以上,出口量达到 20 万吨,在国内外市场都占据了一席之地,展现出了产业初成之时就具备的较强影响力和发展潜力。
景县铁塔的成长壮大
技术合作提升科技含量
景县铁塔产业能够不断发展壮大,技术合作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广川镇的铁塔企业,在这方面表现得十分突出。多年来,广川镇的铁塔企业与清华大学、同济大学、华北电力大学等多所国内知名的科研院校建立了长期且深入的合作关系。这些顶尖院校汇聚了众多行业内的大师以及专业的科研人才,他们为景县铁塔产业带来了前沿的理念、先进的技术以及创新的思维。
在合作过程中,景县铁塔企业在生产设备方面取得了显著进步。例如,引进了国际最大最先进的预制钢结构建筑产品系统,还配备了像 CAD 制图设计网络、铁塔满应力计算程序、铁塔主材全自动生产流水线、自动埋弧焊接生产线、钢板斜剪生产线等国内铁塔行业最先进的设备,这些设备为生产优质铁塔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让铁塔的生产更加高效、精准,产品质量也更上一层楼。
同时,在技术工艺上也不断革新。科研院校的助力使得企业掌握了更为精湛的铁塔制造工艺,能够应对各种复杂的设计要求和施工条件,生产出的铁塔在结构稳定性、抗风抗震等性能方面都达到了较高水平。
而且,完善的检测仪器也被广泛应用。企业拥有了从原材料检测到成品质量把控的一系列先进检测手段,像德国进口直读光谱仪、红外碳硫仪、万能拉力试验机、冲击试验机、X 射线探伤机、超声波探伤仪、涂层测厚仪等,确保每一座铁塔都能符合严格的质量标准,经得起时间和实际使用的考验。
通过与这些科研院校的合作,景县铁塔产业的科技含量得到了极大提升,为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为后续的进一步发展积蓄了强劲动力。
优势企业的崛起与贡献
在景县铁塔产业不断成长壮大的进程中,涌现出了一批如河北通讯设备厂、河北三信金属结构有限公司、河北竣豪通信技术服务有限公司等在全国行业影响力较大的规模企业。
河北通讯设备厂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通信设备定点生产企业,是国内同行业第一家获得国家和军队两个生产许可证的企业。它在铁塔生产领域有着深厚的底蕴和精湛的工艺,所生产的铁塔广泛应用于各类重要通信项目中,凭借过硬的质量和可靠的性能赢得了良好口碑。
河北三信金属结构有限公司也表现卓越,不仅获得了国防通信网设备器材进网许可证,还通过了 GJ9001A-2001 军工产品质量体系认证、国家二级保密资格认证,并拿到了国家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证。值得一提的是,该企业积极调整产品结构,向市场前景好的轻重钢产品转移,还为我国 “嫦娥工程” 制造的 50 米射电望远镜天线支架,其质量可靠性受到专家好评,为我国航天事业等相关领域贡献了力量。
河北竣豪通信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同样在行业内举足轻重,在获得相关许可证和认证后,不断提升产品品质和服务水平,所生产的铁塔产品畅销全国,在很多大型通信工程以及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中都发挥了关键作用。
这些优势企业在产业发展过程中起到了引领作用,它们不仅自身发展势头强劲,还带动了周边众多相关企业共同进步,促进了整个景县铁塔产业的规模化、规范化发展。同时,它们凭借自身实力和资质,积极参与国防通信等重要项目建设,为保障国家通信安全、助力国防事业添砖加瓦,彰显了景县铁塔产业的重要价值和社会责任担当。
景县铁塔面临的困境
市场饱和带来的危机
近年来,随着通信行业的发展变化,景县铁塔产业面临着较为严峻的市场形势。过去,大型通讯铁塔在通信基础设施建设中占据重要地位,景县众多铁塔企业也凭借其生产优势,在市场中分得一杯羹。然而,如今大型通讯铁塔市场逐渐饱和,业务大多局限于旧塔更换以及偏远地区的少量建塔工作,订单量变得非常小。
同时,进入 5G 时代后,5G 小塔市场的需求量也不尽人意,因为 5G 通信设备供应商自配的支架可以附着于老塔、灯杆、楼顶等现有设施上,就已能够满足需求。在这样的双重影响下,景县部分铁塔企业陷入了困境,有的处于停产状态,有的也只是维持半停产,整个铁塔产业总体呈现下滑趋势,急需寻找新的突破口和发展方向来扭转这一局面。
自身短板的限制
景县铁塔钢构业在发展过程中,逐渐暴露出一些自身短板。一方面,产业链条较短,通讯塔作为整个通讯设备的一个基础部件,在产业上下游衍生产品较少,对于关键部件和核心技术涉足不足,企业大多集中在相对基础的生产环节,单体规模也较小,全县铁塔钢构业中年销售收入超亿元的企业寥寥无几。
另一方面,生产工艺较为简单,产品科技含量偏低,相较于一些高端制造业,铁塔产品在技术创新、功能拓展等方面存在差距。而且,由于原材料、市场等因素影响,生产成本较高,使得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景县铁塔产业的竞争优势较弱,在与其他地区同类型产业竞争时,往往面临较大压力,制约了产业进一步做大做强。
景县铁塔的转型升级
政策引导与支持
景县积极贯彻落实《景县铁塔钢构产业转型升级实施方案》(2018-2023 年),助力企业找准升级目标,确定转型方向。在此过程中,充分发挥上级各类扶持资金的引导作用,并且通过实施《景县支持工业发展及招商引资十八条》(试行),从转型升级、科技创新、品牌建设、项目建设等多方面给予企业政策支持,极大地激发了企业转型升级的活力。例如,对于积极投入研发创新、努力拓展新市场的企业,在资金补贴、税收优惠等方面提供助力,让企业能够更有底气和动力去探索适合自身的转型升级道路,为景县铁塔产业在面临市场困境时,能够破局发展筑牢了政策根基。
产业集聚与协同发展
景县依托省级开发区的广川工业园、龙华工业园这两大铁塔企业聚集区,充分发挥省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 “装备制造・景县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广川工业园” 的示范带动作用,加快产业、科技、人才等资源要素向园区 / 基地集聚。通过引导中小微企业与大企业协同创新、协同制造,逐步形成了纵向成链、横向成群、具有综合优势的产业集群。像广川工业园内,众多中小铁塔企业围绕着规模较大的核心企业,在生产环节上进行分工协作,大企业负责一些大型铁塔项目的整体把控以及关键技术研发等,中小企业则配合完成零部件加工、配套服务等工作,大家优势互补,共同提升了整个产业集群的竞争力,也让景县铁塔产业在区域内形成了强大的集聚效应,进一步稳固了产业发展的基础。
创新驱动的多元探索
景县铁塔产业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多途径探索转型升级之路。一方面,积极筹建铁塔钢构产业院士工作站,聘请国内铁塔钢构行业专家,为产业发展出谋划策,指导转型升级工作。同时,充分发挥骨干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全面开展规上企业研发机构建设,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升自身创新能力。
在拓展市场方面,一是做大做强电力塔市场,鼓励企业以提高电力塔生产能力为技术发展重点,加大技术研发力度,狠抓加工工艺和加工精度的改进提升,努力尽早获取电力塔特别是 500KV 及以上输变电线路铁塔生产资质,从而跻身国内最高电压级别线路铁塔的加工行列,在特高压市场上抢得先机;二是拓展建筑空间钢结构规模,依托现有铁塔技术、品牌等资源,围绕工业厂房、活动房屋、地下空间结构等建筑工程市场,实现部分企业的转型,并逐步突破高层钢结构技术瓶颈;三是开发智慧钢杆新型产品,利用龙头企业、技术研究院等,加快小型化、通用化、模块化小型钢构产品开发,使其可实现墙面、电线杆、现有建筑物等站址任意附属,满足 5G 时代微基站、超微基站密集布局、无缝覆盖、灵活多样等发展需求,并且推动企业与市政交通、铁塔公司等协同,开发路灯杆、视频杆、电力杆、通信杆以及其他社会杆塔等集成钢构产品,将铁塔通信、户外广告、环境监测、路灯照明、城市监控等多种功能模块集于一身,实现一塔多用、资源共享。例如,河北通用微波塔有限公司研发出的智慧灯杆产品,就是创新驱动下的成功典型,它集多种功能于一体,在智慧城市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也为景县铁塔产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很好的范例。
景县铁塔的当下与展望
产业现状概览
当下,河北景县铁塔产业已呈现出一番蓬勃发展的新景象。在企业数量方面,拥有众多铁塔生产及相关配套企业,这些企业分布在景县的各个区域,形成了较为密集的产业网络。就从业人员来说,吸纳了大量本地及周边地区的劳动力,为解决就业问题贡献了积极力量。
从产量上来看,年生产总量颇为可观,且其产品种类丰富多样,涵盖了通讯塔、电视塔、导航塔、工艺装饰塔、瞭望塔、避雷塔、测风塔、电力塔等多个系列,能够满足不同领域的使用需求。在销售收入上,整个产业实现了稳步增长,近年来的统计数据显示,展现出良好的经济效益。
在市场份额方面,景县铁塔产业更是成绩斐然,其中通讯塔占据了国内市场份额的 80% 左右,已然成为全国最大的通讯塔生产、销售聚集地之一,产品不仅畅销全国除台湾外的各个省、市、自治区,还走出国门,远销到印度尼西亚、缅甸、巴基斯坦、科威特、俄罗斯、德国、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马里、坦桑尼亚、赞比亚等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口额逐年攀升,在国际市场上也赢得了一席之地,彰显出强大的市场竞争力。
例如2023年以来,河北竣豪通信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已经与法国、澳洲、喀麦隆等多国的外商订单通信塔订单。
经过转型升级后,景县铁塔产业在技术水平、产品质量等方面都有了显著提升,从过去单纯的注重产量,逐步向高质量、智能化方向发展,为后续在数字经济时代的进一步拓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未来发展前景
展望未来,景县铁塔产业在数字经济时代面临着诸多新的机遇与广阔前景。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向智慧灯杆等领域转型已然成为产业发展的重要趋势。智慧灯杆作为一种集多种功能于一体的新型基础设施,不仅具备传统路灯的照明功能,还融合了 5G 微基站、气象站、空气质量监测、城市 WiFi 覆盖、视频监控、光伏发电、充电桩等诸多前沿科技应用,能够满足智慧城市建设对于信息采集、传输以及智能应用等多方面的需求。
景县凭借其深厚的铁塔产业基础,以及不断探索创新的精神,众多企业纷纷加大在智慧灯杆研发和生产方面的投入,例如已经有70%企业新上了智慧灯杆生产线,还有部分企业研发出了颇具创新性的智慧灯杆产品,像河北竣豪研发出的智慧灯杆产品,在智慧城市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了产业转型升级的成功典型案例。
同时,景县优越的区位优势也将助力铁塔产业进一步腾飞。地处环京津、环渤海经济圈和京津、石家庄、济南经济发展中心地带,属于京津两小时经济圈,京沪铁路、京福高速沿境而过,石德铁路、衡德高速横贯东西,交通十分便利,有利于产品的运输以及对外交流合作。